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西南科技大学怎么样相关的问题,今天,913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西南科技大学好不好?
西南科技大学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川内,都属于中等以上水平的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的综合水平排名这个问题,你可以参考中国统计出版社武书连版本的大学排名,即:《挑大学 选专业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本),武书连版本的大学排名,是国内目前较为权威、较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大学排名。纳入该排行榜的大学共350所,其中四川省上榜高校15所,西南科技大学排行全国第190名,四川省内第8名,2013年15所四川省上榜高校的全国排名、得分如下:
全国排名 院校 得分
8 四川大学 106.88
38 电子科技大学 39.36
52 西南交通大学 29.68
104 西南财经大学 14.83
123 四川农业大学 13.41
134 成都理工大学 11.83
137 四川师范大学 11.51
190 西南科技大学 8.6
216 西华师范大学 7.21
217 西南石油大学 7.17
237 西南民族大学 6.27
267 成都中医药大学 5.27
289 西华大学 4.64
33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3.98
344 四川理工学院 3.74
资料来源:《挑大学 选专业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

回访10年前汶川孩子的梦想,原本拼命努力就是为了勇敢地活着
“因为地震,我们离散,因为‘安康家园’,我们相聚。北京—日照—双流,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大家庭。那一刻,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有国才有家的含义。”
伴随着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280名在汶川地震中幸存的孩子,再度聚首“安康家园”,唱响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感恩之歌。
2018年的512汶川地震夺走了数万名读书孩子的生命,在震后的举国救援中,由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日照钢铁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安康家园”,第一时间转移安置了712名孤困儿童,有一部分后来陆续找到了父母,最终接收救助儿童672名。
如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灾难的悲痛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但回望当年的惨痛经历,依然有许多无辜孩子的灾后成长的故事令人感动。今天就让我带你看看,当年那些遭遇地震的孩子曾经的梦想。
1 、足球少年想在重庆读大学
经常奔跑在绿茵场上的夏潇是一个十足的足球爱好者,然而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汶川地震的一位幸存儿童。
在汶川大地震十年之祭,他刚满17岁,还有一年将跨入“成年人”的大门。你很难想象,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曾经一度活在恐惧和抑郁之中。
2008年5月12日,夏潇正在汉旺镇中心小学上学,地震发生后,夏潇被老师成功疏散到学校操场。
地震发生4天后,夏潇从四川绵竹市汉旺镇中心小学来到潼南梓潼小学,成为大劫难后重庆市教育系统安排接收的第一位灾区学生。
虽然自己和家人在地震中幸免于难,但地震的惨烈仍然给他的内心造成了难以抹去的创伤。在震后的一年多,夏潇的内心都难以平复,内心的恐惧和压抑让他一直很难融入到同龄的孩子中。
初中的一次偶然的机遇夏潇进入了学校的足球队,他是校队的第一届队员。足球的热情和趣味深深影响了这个饱受内心折磨的少年,在校队里他开始慢慢试着和同学打交道,足球让幼小的夏潇慢慢找回了生活的信念。
初二时举行了一次班级足球联赛,夏潇不仅积极参与,还组织同学训练、比赛。对足球狂热的热爱,让夏潇越发开朗,为了团结球队赢得比赛,夏潇不断尝试着和不同的同学打交道。
“夏潇很有组织能力,人缘也很好,有他在,班上的体育活动我一点都不操心。”班主任余老师说,中学阶段,夏潇当过班长,也在学校体育部任过职。他不光足球踢得好,长跑也很擅长,班上的体育活动和办黑板报画画的工作几乎都是他包圆了。
那个难忘的初三毕业典礼,夏潇也是主要的策划人,活动很丰富,游戏也玩得很疯狂。夏潇担任现场主持人,还表演了节目。
步入高中之后夏潇显得更独立了。每天早上6:40出门,从嘉瑞广场坐四站公交车,赶往潼南一中。教室、食堂、操场、图书馆……校园里的他显得行色匆匆,因为学习和运动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
潼南一中校足球队主教练徐林说,校男子足球队有22个队员,大部分是高二、高三的学生,夏潇是队里为数不多的高一学生,他身体素质好,耐力、速度都不错,现在穿的是4号球衣,踢边后卫。
2017年,刚上高一的夏潇代表学校参加过重庆市校园足球渝西片区赛,随队获得第6名。
如今的夏潇说:“高中毕业后我想考重庆的大学,继续踢球,今后最想干的工作是当体育老师或足球教练。”
2、截肢女生想考名牌大学
在成都市郫都区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里,王丽扎着马尾辫,背着双肩包,与校园里的大学女生毫无二致。但外人不知道的是,这位表情坚定的女生被汶川地震夺去了她一条宝贵的腿。
2008年5月,王丽还是一个备战高考的考生,当时地震发生时,王丽从四楼教室摔到了二楼,直到第二天才获救。由于左腿被压时间过久,肌肉组织坏死,她被营救出来后,左腿高位截肢。
被送到重庆肿瘤医院治疗后,在志愿者和医生护士的鼓励和帮助下,王丽鼓起勇气与同样从地震中获救的彭丽、赵思莉一起参加了病房高考。
地震前,王丽的成绩一直排名班上前列,上本科完全没有问题,然而地震的打击还是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高考成绩只上了专科线,最终只考取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但自尊心强的王丽发誓一定要考取本科,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她毅然选择了去重庆工商大学专升本。
自考对少了一条腿的王丽来说当然非常不易,为了不比其他同学差,王丽每天早晨都要比其他同学早一个小时去自习室看书,有时候教室的门还没开,她就一个人艰难的拄着拐杖在那里等老师开门。
回望那段经历的时候,王丽表示自己感谢地震还给自己留了一双手看书做题,只要上天给自己留有余地,自己就要拼尽全力实现心愿。
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在2012年拿到了重庆工商大学的人力资源本科毕业证,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由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所欠缺, 2015年王丽又做出辞职考研的决定。
自考的成功给了王丽很大的底气和信心,王丽很快买来了考研的教材和资料,再度投入到备考中。2017年,王丽成功考取了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今年1月,她还应邀到美国纽约和波士顿进行了两周的学术交流。
从2008到现在整整10年,王丽从高考遭遇地震截肢,到自考上本科,再到考研上名校。
回望这段经历,王丽说,自己非常感谢曾经的伤痛,更感谢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朋友、长辈和陌生人,是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才让自己坚持走到今天。
而如今的生活,正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会努力下去,争取学到知识,回报社会。
3、举横幅男孩想当空降兵
5·12的地震,程强的一位小侄女遇难了。她在教学楼倒塌后的废墟中被发现时,只剩一堆小小的骸骨。程强的家变成了断壁残垣,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当时只有12岁的他没有经历过地震,对于地震的破坏也完全没有感知。直到看到学校、家里的房子都全部垮塌,看到深爱的小侄女被砸得没有了形。他才明白了什么叫“断壁残垣”,他知道了什么叫“废墟”。
程强回忆说,当时幸存下来的很多人都陷入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世界好像停顿了。由于通信中断,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全国各路救援力量正向震区赶来,最先来到程强面前的就是勇敢的空降兵。
空降兵们带着大批救援物资给了深处绝望的人们希望,也给了幼小的程强极大的鼓舞,他不顾震后的危险毅然跟着救援官兵一起展开搜救工作。
救援官兵开始挖掘废墟寻找幸存者,程强就在不远处学着扒石头;官兵们用绳子拉倒危房,他就在队尾拽着绳子一起使劲……考虑到余震的危险,官兵们多次劝他离开,父亲也三番五次拿着棍子来找他,他还是会时不时地出现在部队。
“我长大了要当空降兵”这样一个小小的念头在程强的内心埋下了梦想的种子,至今回想起来,程强才意识到,地震后那段懵懂的记忆,给他带来了多么很深的影响。作为村里的“孩子王”,他第一次有了梦想。
在送行救援部队的人群中,程强举起一张小小的横幅。他瘦小的身板,以及横幅上那句“长大我当空降兵”,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来越强烈。”程强说,初中毕业,他就去报名参军,却被告知,他还未达到服役年龄。
2013年,又到了部队征兵季,看到大街小巷的“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横幅,想起自己和空降部队的缘分,心底的梦想小鹿又开始冲撞起来。正在上高中的他和父母商量后,约上自己的堂哥,再次报名参军。这次,终于如愿。在填写服役意愿表时,他毫不犹豫地勾选了“空降兵”。
不久之后,他就满怀着即将实现梦想的喜悦,登上了去往空降兵部队的火车。
摸着胸前的大红花,看着身上的迷彩服,程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是的,终于如愿了。地震带来的伤痛,空降部队给人的温暖,在他的内心激荡。
如今的程强已是一名优秀的空降兵,跑步能冲刺全连第一。他最大心愿就是像当年赶赴汶川的战士一样,在祖国遇到灾难的时候第一个挺身而出。
4、无腿少年想拿冠军
代国宏是当年北川中学的一位幸存者,然而地震很不幸地夺去了他的双腿。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人生,地震后的的他开始尝试了一项让无数普通人都不敢尝试的运动--游泳。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游泳,当我看到游泳运动员水中优雅的姿势,我就觉得这是我人生的方向。”
刚开始的他,身体重心极其不稳,根本没有办法在水里浮起来,他很绝望,可是他用他那坚强的意志力去一次次的尝试,他开始练习各种姿势的游泳。仰泳不行就学蝶泳,蝶泳不行就学蛙泳,最终代国宏开始认定自己必须要学会蛙泳。
从浮起来到游起来代国宏用了两年,从游起来到游得快,代国宏又用了两年。直到他能像常人一样熟练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他依然不满足,他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要去参加全国比赛拿冠军。
失去双腿,他就拼命努力练习自己手臂的力量,甚至为了让自己游得更快他开始练习自己全身肌肉的力量,曾经他是这样对自己说的,只要勇敢的去迈出那一步,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去解决,不要害怕,要勇敢!
最终他成功了,夺得了全国游泳比赛的冠军,被人称为“无腿蛙王”。
赢得比赛的代国宏被更多人知晓,退役后的他登上《我是演说家》的舞台分享自己的经历,以激励更多残障人士走出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念。
以上4位只是成百上千名地震幸存孩子的一个缩影,他们曾经平凡,因为地震而遭遇不幸,但他们都曾有一个梦想,并因为梦想而变得伟大。
原本拼命努力就是为了勇敢地活着 !聆听汶川孩子们的感恩之歌,我们无一不感慨活着其实是一件伟大而又值得庆幸的事。
珍惜生命,为活着拼命努力,相信这些勇敢活下去的孩子会在践行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西南科技大学怎么样
913教育网(https://www.913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南科技大学怎么样的相关内容。
西南科技大学,其实学校很好,但是因为在绵阳嘛,地震带,对于外省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考验心脏的学校。从08年开始,基本上绵阳这一块都是大震没有,小震一大堆。
刚刚到西南科大的时候,作为一个外省人,在宿舍的人都是淡定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一说地震就往外跑,跑出去发现没几个人,别人都很淡定,觉得特别没面子。在这呆了大半年左右,总算慢慢习惯了。毕竟这地震实在太频繁了。到后面,少于5.0的连新闻都上不了。
913教育网
教学楼足够的坚固,防震级别的,宿舍楼也ok。新建的地基很稳,据说7级以下的话,楼里玻璃都能好好的。学校在防震组织上特别牛,培训很到位,时常也有演习,就算发生了也不会怕。这是个好大学,不要因为怕地震而不敢来。
虽然是二本,但是属于工科的,基本上能成功毕业都没毛病,工作很好找的。
以上就是913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913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3教育网:
www.913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