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科院校 > 正文

浙江临床医学专科学校排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2024-05-12 09:51:23 | 913教育网

今天913教育网小编整理了浙江临床医学专科学校排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浙江临床医学专科学校排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分数线

院校专业: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始创于 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学校现有博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包括中医博士与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中药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药学硕士9个专业学位类别。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博士研究生37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主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名中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现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5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药学等医类及相关本科专业 32个,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曾先后两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中药学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领域进入 ESI全球排名前5‰;获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3个、B类6个。建有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及国家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科创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简称CCMP)《浙江临床医学》3种学术期刊,CCMP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学校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省内外 10余个市(县、区)以及浙江省国贸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升级转型,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2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以色列、白俄罗斯、新西兰建有海外中医药中心。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秉承 “求本远志”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理念,倡导“求真、求实”的校风,弘扬“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其他信息: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从事中医药传承类的职业,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首选。浙江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以中医中药为特色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在多方资源的倾力扶持下,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在飞速发展。你知道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几本吗? 一、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几本 首先,这一点希望大家清楚,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浙江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本科大学。(注:目前浙江已改为分段录取) 如果你不是浙江考生,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认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本大学。 二、浙江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名单 1、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 2、省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3、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4、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类):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 5、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6、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中西医结合。 三、浙江中医药大学重点专业名单 1、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2、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3、国家级精品课程:《金匮要略》、《方剂学》 、《推拿手法学》、《中医伤科学》。 4、浙江省重点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 5、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 6、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7、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听力学与仿真耳实验教学中心、听力与言语康复实验教学中心、机能中心、医学信息技术中心、生物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四、浙江中医药大学办学特色 1、中医、西医、医药相关专业具有明显优势 浙江中医药大学有两个校区,分别在杭州的滨江区和富阳区。学校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所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和2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开设的32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五大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预防医学、中医骨伤科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应该说,无论是中医、西医类专业,还是医药相关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 多年来,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附属医院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培养和引进了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在2022软科大学排名中,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5位。 2、今年招生政策有较大变化 实验班值得特别关注 为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学校2022年招生政策有较大变化。 为进一步改革中医中药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中医中药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新设中医学(5+3一体化,国医丹溪实验班)实行本博贯通式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创新实验班)实行本硕贯通式培养、中医学(5+3一体化,针灸推拿学方向)实行针灸推拿学“5+3一体化”培养。“特别是国医丹溪实验班,有15个计划,后续如果通过考核有直博的机会,有志于中医创新研究的考生可特别关注。”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还恢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市场营销、英语专业招生。此外,在浙江省普通类提前批志愿中,学校今年在预防医学、儿科学和医学影像学定向招生的基础上,新增了中医学专业。 3、毕业生发展前景好 近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作为一所有着63年本科办学历史的省重点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浙江中医药大学可谓“扎扎实实”,至今已为社会培养7万余名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其中,中医类专业学生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4年排名全国首位。 随着中医药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需求量较大。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广泛就业于医疗卫生单位、教育机构、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各类企业等单位,基本达到充分就业,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学校的升学率也远超全省平均水平。截至目前,学校2022届毕业生平均升学率为35%左右,其中中医学专业的升学率超过70%,临床医学专业的升学率超过60%。升学院校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院校,也包括美国 耶鲁大学 、澳大利亚 昆士兰大学 、英国 伯明翰大学 等国外知名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中药为优势特色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实力强劲,拥有多个“第一”:全国第一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的高等院校、浙江省属高校中第一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浙江省属高校中第一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毕业生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综合通过率连续四年全国第一。通过介绍大家也知道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几本,这么好的学校大家努力可以争取一下哦~

浙江临床医学专科学校排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不是985工程高校,也不是211工程高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

学校历史

浙江中医学院

1953年6月,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创办。

1955年10月,学校独立办学。

1956年初,学校迁至杭州市四宜亭。

1956年下半年,学校迁至杭州市庆春路原浙江大学旧址。

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正式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

1960年4月,学校并入浙江医科大学,1963年11月,恢复浙江中医学院。1970年7月,再度被并入浙江医科大学,1974年9月,再次恢复独立设置浙江中医学院。

1996年下半年,学校向浙江省教委提出移址新建申请。

1997年初,浙江中医学院移址建校工程启动,校址位于钱塘江南岸。

1998年下半年,工程正式动工,并于1999年底竣工。

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2007年8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成为浙江省属高校中首个国家重点学科。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7年8月,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9月,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截至2019年2月,博士生导师155人,硕士生导师834人。共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

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专职)、“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名中医”称号获得者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6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6人、浙江省教学名师6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4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开设31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国家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3个、B类6个,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浙江省一流专业20个、浙江省重点专业8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5个和新兴特色专业9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浙江省重点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

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 913教育网

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

省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类):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

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中西医结合

学术科研

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10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1个、浙江省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8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支,以及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

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十二五”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承担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200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50余项。共有20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厅局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44项、厅局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88项,在中国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00余篇,SCI收录论文近800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与美国、英国、捷克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90余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先后聘请50余位外国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以色列建立海外中医中心。

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先后与丽水市、磐安县、甘肃省渭源县、江西省樟树市等地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与浙江省国贸集团、富春控股集团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浙江临床医学专科学校排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杭州中医药大学分数线

913教育网(https://www.913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杭州中医药大学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院校专业: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始创于 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学校现有博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包括中医博士与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中药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药学硕士9个专业学位类别。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博士研究生37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主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名中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现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5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药学等医类及相关本科专业 32个,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曾先后两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中药学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领域进入 ESI全球排名前5‰;获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3个、B类6个。建有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及国家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科创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简称CCMP)《浙江临床医学》3种学术期刊,CCMP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学校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省内外 10余个市(县、区)以及浙江省国贸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升级转型,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2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以色列、白俄罗斯、新西兰建有海外中医药中心。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秉承 “求本远志”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理念,倡导“求真、求实”的校风,弘扬“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其他信息: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从事中医药传承类的职业,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首选。浙江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以中医中药为特色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在多方资源的倾力扶持下,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在飞速发展。你知道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几本吗? 一、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几本 首先,这一点希望大家清楚,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浙江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本科大学。(注:目前浙江已改为分段录取) 如果你不是浙江考生,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认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本大学。 二、浙江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名单 1、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 2、省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3、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4、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类):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 5、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6、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中西医结合。 三、浙江中医药大学重点专业名单 1、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2、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3、国家级精品课程:《金匮要略》、《方剂学》 、《推拿手法学》、《中医伤科学》。 4、浙江省重点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 5、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 6、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7、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听力学与仿真耳实验教学中心、听力与言语康复实验教学中心、机能中心、医学信息技术中心、生物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四、浙江中医药大学办学特色 1、中医、西医、医药相关专业具有明显优势 浙江中医药大学有两个校区,分别在杭州的滨江区和富阳区。学校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所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和2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开设的32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五大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预防医学、中医骨伤科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应该说,无论是中医、西医类专业,还是医药相关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 多年来,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附属医院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培养和引进了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在2022软科大学排名中,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5位。 2、今年招生政策有较大变化 实验班值得特别关注 为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学校2022年招生政策有较大变化。 为进一步改革中医中药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中医中药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新设中医学(5+3一体化,国医丹溪实验班)实行本博贯通式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创新实验班)实行本硕贯通式培养、中医学(5+3一体化,针灸推拿学方向)实行针灸推拿学“5+3一体化”培养。“特别是国医丹溪实验班,有15个计划,后续如果通过考核有直博的机会,有志于中医创新研究的考生可特别关注。”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还恢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市场营销、英语专业招生。此外,在浙江省普通类提前批志愿中,学校今年在预防医学、儿科学和医学影像学定向招生的基础上,新增了中医学专业。 3、毕业生发展前景好 近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作为一所有着63年本科办学历史的省重点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浙江中医药大学可谓“扎扎实实”,至今已为社会培养7万余名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其中,中医类专业学生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4年排名全国首位。 随着中医药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需求量较大。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广泛就业于医疗卫生单位、教育机构、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各类企业等单位,基本达到充分就业,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学校的升学率也远超全省平均水平。截至目前,学校2022届毕业生平均升学率为35%左右,其中中医学专业的升学率超过70%,临床医学专业的升学率超过60%。升学院校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院校,也包括美国 耶鲁大学 、澳大利亚 昆士兰大学 、英国 伯明翰大学 等国外知名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中药为优势特色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实力强劲,拥有多个“第一”:全国第一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的高等院校、浙江省属高校中第一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浙江省属高校中第一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毕业生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综合通过率连续四年全国第一。通过介绍大家也知道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几本,这么好的学校大家努力可以争取一下哦~

以上,就是913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浙江临床医学专科学校排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3教育网:www.913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浙江临床医学专科学校排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相关推荐
浙江省有几所985和211大学排名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排名
浙江省有几所985和211大学排名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排名

浙江省有几所985和211大学排名浙江省内只有浙江大学一所985&211高校浙江大学是浙江省目前唯一一所985/211大学,不仅在省内知名度很高,放眼全国更是顶尖名校,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优势学科:

2024-11-08 01:35:49
肇庆学院是985还是211?(广东医学类大专院校排名)
肇庆学院是985还是211?(广东医学类大专院校排名)

肇庆学院是985还是211?【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肇庆学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肇庆学院(ZhaoqingUniversity)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广东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是广东省2017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之一。1970年3月,广东教育行政学院由广州市迁往肇庆地区办学

2023-12-31 16:16:58
南京医科大学排名(南昌医科大学是985还是211)
南京医科大学排名(南昌医科大学是985还是211)

南京医科大学排名南京医科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110位,本省大学排名第15位。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医学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抗战时期更名为国立江苏医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

2024-10-26 06:44:54
浙江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是多少?
浙江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是多少?

浙江各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年是怎样的?浙江各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如下:浙江大学排名第一位、宁波大学排名第二位、浙江工业大学排名第三位。其中浙江大学录取分为620分、宁波大学录取分为568分、浙江工业大学录取分为532分。1、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

2024-09-27 03:34:10
江苏省中医院科室介绍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江苏省中医院科室介绍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江苏省中医院科室介绍江苏省中医院是一家历史悠久、科室齐全的医疗机构,创建于1954年,拥有丰富的医疗和教学经验。其肾内科,作为国内最早的中医肾病专业,由邹云翔教授领导,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基地,是重点学科建设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科,提供先进的腹膜透析等专病门诊服务。肿瘤内科创建于1974年,作为中医重点临床专科,拥有强大的医疗、教育和科研实力,致力于胃癌

2024-09-11 09:49:27
医药类大专院校排名(浙江省专科学校排名)
医药类大专院校排名(浙江省专科学校排名)

医药类大专院校排名全国医学专科学校排行榜:1、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5、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6、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7、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8、江苏医药职业学院9、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0、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1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2

2024-04-15 06:19:02
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排名(浙江医学类大学排名)
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排名(浙江医学类大学排名)

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排名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排名为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阿坝职业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1、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湘潭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公办医卫类高职院校,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学院有两个校区,设有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医疗设备与管理学院、医学基础与公共课部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2024-09-14 21:08:56
临床医学学校(二本)排名?(江苏十大医学院)
临床医学学校(二本)排名?(江苏十大医学院)

临床医学学校(二本)排名?1、徐州医学院徐州医科大学(XuzhouMedicalUniversity),简称“徐医大(XZHMU)”,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是江苏省与徐州市共建的省属高等医学院校,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培育)支持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24-10-23 07: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