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2024新高考语文作文 高考 湖北 语文 作文相关的问题,今天,913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附2020、2021作文真题)
本期为大家第一时间整理202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2022年全国高考福建作文真题及解析吧,最后为大家附上2020、2021福建高考作文真题。
福建2022年高考语文使用的是全国新高考Ⅰ卷,除福建外,山东、江苏、河北、广东、湖北、湖南也使用的是一样的全国新高考一卷。
一. 2022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新高考Ⅰ卷)
913教育网
试题内容: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 2022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新高考Ⅰ卷)
2022年福建高考语文科目将于6月7日 9:00-11:30进行,待考试开始之后我们将立刻为大家更新2022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至此,请保持关注。
三. 2021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 2020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五. 总结
这样的题目你觉得超乎预料了吗?更多关于高考的资讯,请在本文下方“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成绩、所在省份、所选科类,一键进入圆梦志愿查看。
除了查看高考资讯,圆梦志愿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大家科学评估出2022年所有能上的大学以及被录取的概率。

高考 湖北 语文 作文
请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写作文。(60分)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
4)不少于800字。
09年湖北高考作文点评:平和 开放 继承求新
天利考试信息网特邀名师:湖北省黄冈市团风中学语文组张桂芬
2009年湖北省开始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前的一次高考,万人瞩目的作文题终于亮相了。这次作文命题可以用“平和、开放,继承、求新”来概括。“平和”指考生容易上手,有话可讲。“开放” 指文体、选材、立意的选择空间广阔。“继承”指湖北卷近三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特色:去年湖北卷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 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变成半命题作文,然后再补充完整,范围和立意就可以确定了,比如“透过举手投足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等;今年湖北卷干脆就来一个半命题作文。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求新”。今年湖北省和作为自主命题走在全国前列的福建省,一道引领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潮流。下面具体谈谈。
【命题立意】从内容来看,半命题作文关注学生的个体生活体验和发展,重视对人生的思索,聚焦社会现实和对历史的反思。半命题作文介于全命题与话题作文之间,既有“命题”部分所体现的限制,不能漫无边际地信手写来;又具有话题作文的部分开放特征,横线上的内容完全可以由考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自我情感生发的需要来拟定,千人可有千面。半命题作文体现了自由与束缚的统一,限制与开放的融合,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审题分析】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
下面要注意补题的几个关键点:
(1)精研原题,全面捕获题中的信息。
要研究原题的语法结构、语意指向,从中获得补题的暗示。如“站”,半命题中《站在________的门口》一字,它这一动词既可指过程,也可指结果(一种状态)。这样就暗示我们行文必须挖掘,要体现的是“站”的主体对某一对象的认识、思考逐渐深入的过程。这样一来,“站”不是梦游式漫无目的的“乏味”的“空站”“傻站”了,而是有意思更有意味的“站”了。“在……门口”或许预示着几多彷徨,几多挣扎,几多思考,预示着心灵的波澜,精神的向往,人生的愿景……注意“门口”不等同于“路口”, “门口”一般与“家”相联系,有家的温馨,家的归属感。
(2)审视生活,要求补题与生活一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补题内容要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能产生共鸣。如《站在________的门口》,如果考生不假思索地补上“上帝”二字,而自己对“上帝”并没有什么思考,那作文中矫揉造作在所难免了。因为与生活不一致,就难以使得文章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了。
(3)关注趋势,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高考命题在立意上有一个原则,就是努力让考生表达健康的思想情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感受真善美。考生在补题时必须兼顾这一点。
(4) 转换角度,力求真实而有新意。
换个角度天地新。作文倡导多角、多维思考。在高考考场上,不少考生会想到《站在大学的门口》,如果有学生联系自身写一篇《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抒写自己对人生和未来的几分困惑,几分思考,几分成熟,几分向往,或许会让许多人目光驻留,产生共鸣。
【写作指导】作文题不能让人不知所云,这道题目补题内容切忌大而无当,尽量具体一些,这样容易把握。善于讲故事,记叙经历,抒发感情的,不妨拟题像有浓郁情感的《站在外婆家的门口》;长于议论的,不妨有层次有条理设置分论点,彰显思维的深刻;长于想象的,可以与古人对话,可以就时下的热点话题共同探讨……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也同样追求准确、生动,有文采,有内涵的题目,这要根据作文内容来定。
【高分策略】如写记叙文类的文章,要特别讲究构思和语言;如写议论文,要特别注意观点的鲜明,结构的严谨,选例的精当,语言的齐整。
【误区警示】1、拟题雷同。2、拟题大而空,没有实实在在的着落点。3、补题与内容脱节。实际上很多时候,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不是与中心有关,就是与写作的内容有直接关系。
2009湖北高考作文点评:给人以写作的自由冲动
天利考试信息网特邀名师:湖北黄冈张少云邹瑜
2009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站在____门口”。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与09年其它省份的题目相比较有些别具一格,相对于湖北其它年份的高考作文题(主要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等)有了一些小变化,可说吹来了些许初夏的凉风,给人以写作的自由冲动。
作文得高分主要有两点,一是审题立意,一是语言形式。本次高考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没有给学生设置过多的障碍,“站在____门口”,能让人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的情感抒发。因此,该文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谁”站在“什么”门口“怎么样”,人物、对象和思想深度等。如写具体事物可写“站在学校、家园、大学、考场等门口”,可以写作一篇记叙文,以真事真情动人;写抽象事物可写“站在精神家园、心灵、天堂等门口”,可以写作一篇抒情散文,以美文美情感人;也可写作一篇议论文,以严密的逻辑辩证的思维服人等。
语言形式包括语言美和作文结构形式美,语言清新质朴多文气为美,而结构形式则包括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等。如写作“站在抉择的门口”,开头切题要快,中间可以排比段的形式呈现,“丛飞站在抉择的门口,他选择了倾其所有生命、金钱、情感和爱心,留住永恒……”“孟祥斌站在抉择的门口,他选择了纵身一跳,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他选择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留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吉吉站在抉择的门口,她选择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选择征服继续征服,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等,以这样的排比段阐释抉择的伟大、生命的崇高,给人美的享受。
但湖北今年的高考作文也容易让学生写假写大写空,缺乏真情恐怕是最易犯的毛病。总之,这个作文题目容量大、题材多、灵活性大,还是比较好写,但是要写得出彩、打动人心,还得下一番功夫。

2014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立意
913教育网(https://www.913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4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立意的相关内容。
2014年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两人过独木桥
(适用于:河南 河北 山西 湖北综合 江西综合 湖南综合 陕西语文及综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过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主要是:1.支持变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合作才能共赢,等
2.不支持变革,要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
……………………………………………………………………………………………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适用于: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 辽宁综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主要是:1.支持喂食,我喜欢我做主,跟着感觉走,等
2.不支持喂食, 不经磨难怎能成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以上就是913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913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3教育网:
www.913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